动心忍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例子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方为志人。(明 赵弼《疥鬼对》)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xīn rěn xìng
注音ㄉㄨㄥˋ ㄒ一ㄣ ㄖㄣˇ ㄒ一ㄥˋ
繁体動心忍性
感情动心忍性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坚持不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释)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动心忍性的意思解释、动心忍性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