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船者溺,好骑者堕的成语故事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

拼音hào chuán zhě nì,hào qí zhě duò

基本解释好:喜爱;溺:淹没。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的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灭掉越国之后更加得意忘形,他特别喜欢太宰伯憘拍马屁,大修姑苏台,杀了太师伍子胥,整天玩乐。一次叫术士公孙圣解梦,公孙圣说:“经常骑马的人往往会跌下来,大王不可好战。”夫差不听劝阻,反而杀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好船者溺,好骑者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交浅言深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草衣木食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疚心疾首 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吉星高照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旁征博引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