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报国的成语故事


杀身报国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基本解释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暂未找到成语杀身报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杀身报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门心思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识文断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素昧平生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林下风致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屈指一算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