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对泣的成语故事


牛衣对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基本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牛衣对泣的典故

汉朝书生王章到京城长安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因为家里很穷,只好与妻子躺在盖牛用的蓑衣里御寒。一天生病,他担心自己会死,与妻子在蓑衣里相对哭泣。后来当官,因看不惯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不听妻子的劝告上书而被赐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牛衣对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本位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漫不经心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孝子贤孙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树欲静而风不止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分工合作 沈从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说不定还留在县里,经营一种不必要本钱的职业,分工合作,都不闲散。”
断织劝学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空话连篇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