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之悲的成语故事

拼音niú shān zhī bēi
基本解释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牛山之悲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景公吕杵臼是一个生活奢侈又贪图享受的君主,他带丞相晏婴及大臣国惠子、高昭子去牛山山顶游玩,面对都城临淄,齐景公大发感慨,要是自己长生不老永远统治下去该多好,说罢流起了眼泪,大臣随声附和,晏婴觉得可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牛山之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自拔来归 |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笃近举远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和风细雨 |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玉卮无当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
敲诈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语重心长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气吞牛斗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
钻木取火 | 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