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安民的成语故事


保境安民

拼音bǎo jìng ān mín

基本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暂未找到成语保境安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保境安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奉命惟谨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师心自是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自力更生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乐道好古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汗牛充栋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