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伦攸斁的成语故事


彝伦攸斁

拼音yí lún yōu dù

基本解释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出处《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暂未找到成语彝伦攸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彝伦攸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铺张浪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蝶粉蜂黄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