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屋而食的成语故事


望屋而食

拼音wàng wū ér shí

基本解释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出处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暂未找到成语望屋而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望屋而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月明如水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自拔来归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作乱犯上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偶一为之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缠绵悱恻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