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虚而入的成语故事


乘虚而入

拼音chéng xū ér rù

基本解释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

出处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乘虚而入的典故

公元817年,唐宪宗任命智勇双全的大将李愬为唐河三州节度使进攻叛乱的淮西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先后收服降将丁士良、李佑、李忠义等人,然后乘虚而入趁敌没有防备时进入蔡州,活捉了吴元济,平息了叛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乘虚而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苦中作乐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高耸入云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七搭八扯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辞简意足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唯物主义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