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莸同器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yóu tóng qì
基本解释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暂未找到成语熏莸同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熏莸同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春风化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
丑声远播 |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
二八佳人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自强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孜孜以求 |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学而不厌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因噎废食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