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猱升木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o náo shēng mù
基本解释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出处《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暂未找到成语教猱升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教猱升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举棋若定 |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
趁火打劫 |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意气风发 |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劳民伤财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照葫芦画瓢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极重不反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悬崖勒马 |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通都大邑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归十归一 |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