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满座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基本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高朋满座的典故
“初唐四杰”的王勃因《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高朋满座,吟诗作乐,王勃即兴作《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朋满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实至名归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阿谀奉承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亦复如是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易子而教 |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空穴来风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想望丰采 |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
唯物主义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