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绝仁弃义绝仁弃义的意思
juérén

绝仁弃义



绝仁弃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基础信息

拼音jué rén qì yì

注音ㄐㄩㄝˊ ㄖㄣˊ ㄑ一ˋ 一ˋ

繁体絶仁棄義

感情绝仁弃义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无为而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绝仁弃义的意思解释、绝仁弃义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薪贵于桂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夸大其词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旦夕之间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气充志骄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高步阔视 同“高视阔步”。
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善善恶恶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奋起直追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图穷匕见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束身受命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逢人说项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驰魂宕魄 形容振撼心灵。
西学东渐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