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常则要守法奉公理遮民,屏邪除佞进忠良。”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3回:“平时只知守法奉公,做些应做的事情,能干的职事。”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fǎ fèng gōng
注音ㄕㄡˇ ㄈㄚˇ ㄈㄥˋ ㄍㄨㄥ
繁体守灋奉公
感情守法奉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遵纪守法。
近义词奉公守法
反义词违法乱纪
英语be on the straight and narrow(follow the straight and narrow)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吸血鬼(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守法奉公的意思解释、守法奉公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