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内方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出处《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例子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已之切。”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nèi fāng wài
注音ㄓˊ ㄋㄟˋ ㄈㄤ ㄨㄞˋ
繁体直內方外
感情直内方外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直言贾祸(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直内方外的意思解释、直内方外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