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宋代。苏辙。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宋代]:苏辙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
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
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
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仲連雖不仕,而非绮與園。
逡巡笑談間,屢解戰鬥繁。
子敬識二孫,長揖鼓鼙喧。
意氣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賢繼英風,千載為高門。
曾孫事仁祖,風義夙所敦。
台閣餘故事,父老稱遺言。
白發識公子,十載友元昆。
婆娑久不試,俯仰色愈溫。
五馬忽嘶鳴,朱輪夾征軒。
旌旄隔河至,部曲幾人存。
銅虎不可留,刍狗行當燔。
秋潦決河防,遺黎化驚魂。
憂心念千裡,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門别,南風吹帽翻。
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壯,想見民驚奔。
安得萬丈堤,止此百裡渾。
姑爾救一境,誰當理其源。
百聞貴一見,尺書為我論。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明代:
罗玘
阳羡城边水,征西庙后山。气应作云雨,公独住中间。
昔道九州隘,今随一鹤閒。且当熙皞日,春酒驻酡颜。
陽羨城邊水,征西廟後山。氣應作雲雨,公獨住中間。
昔道九州隘,今随一鶴閒。且當熙皞日,春酒駐酡顔。
:
陈际盛
绕屋千竿修竹,点池半亩新荷。门无热客来往,始觉清凉意多。
繞屋千竿修竹,點池半畝新荷。門無熱客來往,始覺清涼意多。
: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唐代:
赵嘏
烟煖池塘柳覆台,百花园里看花来。烧衣焰席三千树,破鼻醒愁一万杯。
不肯为歌随拍落,却因令舞带香回。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煙煖池塘柳覆台,百花園裡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不肯為歌随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明代:
郑廷鹄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
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餘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明代:
祁顺
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
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
平生養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别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顔色。
古言親在不遠遊,侍養有違人子責。我懷聖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