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宋代。辛弃疾。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宋代]:辛弃疾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憶醉三山芳樹下,幾曾風韻忘懷。黃金顔色五花開,味如盧橘熟。貴似荔枝來。
聞道商山餘四老,橘中自釀秋醅。試呼名品細推排。重重香腑髒,偏殢聖賢杯。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吟咏羊桃的。羊桃又名五棱子,为福建特产,和龙眼、橄榄、菩提果等齐名,七八月熟,味酸而有韵。此词便围绕羊桃这些特点展开描叙。词的上片写羊桃的产地及其特点。开头二句写产地。但作者没直说,而是采用追忆的方式,言其在三山(今福州)芳树下,饮美酒品羊桃,其风味之美一直让他难以忘怀。这两句词既写出了羊桃风韵之美,又巧妙地点出它是福建特产,为后边的叙写创造了良好条件。“黄金”三句写羊桃的特点与身价。言羊桃花其色金黄瓣五出;其味微酸,如成熟的卢橘,味道绝美;其身价之名贵,和荔枝不相上下。可见羊桃色、味俱佳,为水果之珍品,异常名贵。下片写其他果品。故“闻道”二句另辟新意,言其听人说过橘中可容四老,在其果中酿造秋酒。用传说的故事,写橘汁味美如酒。“试呼”三句写橘之外的名贵果品。言把名贵果品都取来,仔细加以考校、品评,每种果品的“腑脏”里都香香甜甜,为何偏要为酒所缠绕?“圣贤杯”三字和“忆醉”二字相照应,说明无须醉酒自娱,品味羊桃之类的名贵果品,也照样令人陶醉,用委婉方式再次叙写羊桃韵味之美,圆满地结住了全词。
唐代·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 辛弃疾的诗(792篇) 〕
宋代:
刘敞
雪消泉似涨,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惮冷,环渚故无穷。
歌咏淹短日,醉酣轻朔风。何须万乘相,始辨鸱夷翁。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
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鸱夷翁。
明代:
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垆。不須嗟伏枥,千裡待名駒。
清代:
牛焘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蔔,禦寒今已桂為薪。
:
林朝崧
负箧诸孙远,神山望眼中。高楼花萼感,俗物马牛风。
健饭不知老,佯痴久作翁。关怀唯一事,百岁树人功。
負箧諸孫遠,神山望眼中。高樓花萼感,俗物馬牛風。
健飯不知老,佯癡久作翁。關懷唯一事,百歲樹人功。
清代:
朱庸斋
阆苑天风接玉屏,江山文字见英灵。苍茫三百年间事,片石谁寻十友亭。
阆苑天風接玉屏,江山文字見英靈。蒼茫三百年間事,片石誰尋十友亭。
宋代:
张嵲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岁岁青樽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
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衔杯当饮茶。且莫凭栏伤极目,人间秋日易西斜。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歲歲青樽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
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銜杯當飲茶。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